查看原文
其他

【课程思政建设经验谈】《市场营销学》: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增强营销职业道德培养


一、课程简介


《市场营销学》作为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、广泛应用性的课程,不仅是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,还是其它专业学生特别喜爱的选修课程,如何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,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政元素引入《市场营销学》,探讨如何将传承文化与传授技能有机融合,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

二、课程思政教学设计


(一)引导学生肩负使命


中华文化源远流长,有着其独特的价值体系。如“精忠报国”的爱国情怀、“锐意进取”的创新精神、“修齐治平”的价值理念等,这些传统文化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。要结合时代要求将这些价值理念融入课程教学中,引导大学生顽强拼搏、自强不息、奋发向上,自觉地把个人的成长成才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联,从而肩负起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青春使命。


(二)启发学生创造力和延展力


青年学子正处于人生的一个转折期,激发其想象力和学习能力非常重要。中华文明无论是其“天人合一”思维体系的形成,还是“致知格物”的践行理念,无一不对世界文明带来创新性的改变。特别是将传统文化与企业的促销、产品的开发等营销行为结合在一起,往往可以产生创造力,很多文创产品的产生都是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延展,也成为传统文化与营销策略结合的有效途径。


(三)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


古往今来,无数仁人志士以立德、立功、立言“三立”作为人生的价值追求,立德居于首位,是立功、立言的基本前提。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,应善于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华文化中的传统美德资源,要提高学生对传统美德的认知认同,让其自觉加强道德修养,让传统美德内化于心,外化于行。



三、课程思政教学案例


(一)在传授课程知识中坚定文化自信


如在《市场营销学》教学中,让学生进行“全球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中国智慧”话题讨论,有利于帮助其领悟中华文化“道法自然”“天人合一”的生存理念;通过中华百年老字号企业视频,企业品牌命名中的中华古诗词文化的拓展学习,可以让学生感受“知情意行”的品格精神;欣赏学习“碧桂园———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家”视频及其营销策划案,让学生坚定“修齐治平”的理想信念。通过相关话题的讨论,可以促使学生从中体会中华文化的精深,从而坚守中华文化立场,并自觉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。



(二)在传授专业技能中培养人文精神


通过讨论如何为消费者创造购买的理由,让学生感受“厚德载物,贵和持中”的思想境界;通过产品项目的市场调查实训活动,让学生感受“知之不若行之,学至于行而止矣”的践履精神;寻找目标市场人群为企业设计特殊轮椅,培养学生“精益求精”的工匠精神;探讨王老吉分销渠道模式的改进方案,培养学生“锐意进取,与时俱进”的创新精神;通过分享推销人才原一平的故事,激励学生“刚健有为,自强不息”的进取精神,从而做到以情感人,让学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,感悟创造之美、人性之美、生活之美,培养大学生符合新时代需求的人文精神。



(三)用优秀传统文化增强职业道德


营销人员应具有仁爱之心,学会敬畏生命、遵守职业道德和树立法律法规意识。通过相关案例及讨论,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操。如用齐齐哈尔某公司员工失职渎职、制造假药的事件做反面教材,使学生领悟“救死扶伤,医者仁心”的责任担当;在营销法律环境学习中,可以导入北京市停用8家企业掺杂使假的中药饮片案例,培养学生“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”的诚信意识;在社会文化环境分析中,可以如何看待不同文化价值观和宗教信仰的讨论话题,启发学生“己所不欲、勿施于人”的仁爱精神;通过问题奶粉事件案例,讨论分析中国的三鹿奶粉事件与美国强生奶粉事件处理方式的不同,激发学生“正其义不谋其利,明其道不计其功”的匡扶正义之心。要培养学生以人类共同利益为出发点,维护社会公德;讲诚信、守初心,自觉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。



四、小结


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铸魂育人有着重要意义,深化课程教学改革,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势在必行。要立足课程知识体系,坚定文化自信,守正创新,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、文化素养、职业道德修养,培养德技并修、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,这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使命所在。




编辑:王静

审校:李瑞宁
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